其实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问题并不复杂 ,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中央文艺工作会议,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文艺工作座谈会的一些知识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主要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以及文艺与革命的关系。其中 ,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是文艺座谈会的核心内容 。任何文艺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任何文艺也都在为人民大众服务,尤其是为工人、农民、八路军 、新四军服务。
部分文艺工作者站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立场,脱离群众 ,脱离现状,关起门来搞创作,言必称契诃夫、舒伯特 、罗丹 ,这种现象亟需扭转。
2、文艺作品应当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风貌,为人民大众普及文化知识,文艺工作者应当深入广大群众的生活中观察、体验 ,以此为基础创造优秀的文学作品 。文艺与革命的问题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文艺对革命有着极大的影响。
3、优秀的文艺作品团结人心 、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糟糕的文艺作品蛊惑人心、矮化人民 、美化敌人 。文艺必须服从于革命,服从于政治,服从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判断文艺作品的好坏 ,其革命性是第一位的,而艺术性是第二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鼓励文艺工作者努力做到政治与艺术的统一。
《讲话》还提出了典型的创作原则,即“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都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 ,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革命的文艺,应该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 ”。
《讲话》进一步指出文艺“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指出必须通过典型形象体现出党性原则,更有效地发挥文艺的特定的战斗功能。只有把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了的文艺作品,才能通过艺术的感受 ,“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 ,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艺服务
1、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2 、这个问题,本来是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列宁所早已解决了的。列宁还在一九○五年就已着重指出过,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⑵。在我们各个抗日根据地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同志中 ,这个问题似乎是已经解决了,不需要再讲的了 。其实不然。很多同志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因此,在他们的情绪中,在他们的作品中 ,在他们的行动中,在他们对于文艺方针问题的意见中,就不免或多或少地发生和群众的需要不相符合 ,和实际斗争的需要不相符合的情形 。当然,现在和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在一起从事于伟大解放斗争的大批的文化人 、文学家、艺术家以及一般文艺工作者,虽然其中也可能有些人是暂时的投机分子 ,但是绝大多数却都是在为着共同事业努力工作着。依靠这些同志,我们的整个文学工作,戏剧工作 ,音乐工作,美术工作,都有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文艺工作者 ,有许多是抗战以后开始工作的;有许多在抗战以前就做了多时的革命工作,经历过许多辛苦,并用他们的工作和作品影响了广大群众的 。但是为什么还说即使这些同志中也有对于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没有明确解决的呢?难道他们还有主张革命文艺不是为着人民大众而是为着剥削者压迫者的吗?
3、诚然,为着剥削者压迫者的文艺是有的。文艺是为地主阶级的 ,这是封建主义的文艺。中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文学艺术,就是这种东西。直到今天,这种文艺在中国还有颇大的势力 。文艺是为资产阶级的 ,这是资产阶级的文艺。像鲁迅所批评的梁实秋⑶一类人,他们虽然在口头上提出什么文艺是超阶级的,但是他们在实际上是主张资产阶级的文艺 ,反对无产阶级的文艺的。文艺是为帝国主义者的,周作人 、张资平⑷这批人就是这样,这叫做汉奸文艺 。在我们 ,文艺不是为上述种种人,而是为人民的。我们曾说,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现在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资产阶级领导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人民大众。新文化中的新文学新艺术,自然也是这样。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 ,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 。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 ,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 ,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
4、那么,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 ,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 。第二是为农民的 ,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 、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 ,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
5、我们的文艺,应该为着上面说的四种人。我们要为这四种人服务 ,就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在今天,坚持个人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立场的作家是不可能真正地为革命的工农兵群众服务的 ,他们的兴趣,主要是放在少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上面 。而我们现在有一部分同志对于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不能正确解决的关键,正在这里。我这样说 ,不是说在理论上。在理论上,或者说在口头上,我们队伍中没有一个人把工农兵群众看得比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还不重要的 。我是说在实际上 ,在行动上。他们是否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对工农兵还更看得重要些呢?我以为是这样。有许多同志比较地注重研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分析他们的心理,着重地去表现他们,原谅并辩护他们的缺点 ,而不是引导他们和自己一道去接近工农兵群众,去参加工农兵群众的实际斗争,去表现工农兵群众 ,去教育工农兵群众 。有许多同志,因为他们自己是从小资产阶级出身,自己是知识分子 ,于是就只在知识分子的队伍中找朋友,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研究和描写知识分子上面。这种研究和描写如果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那是应该的。但他们并不是 ,或者不完全是 。他们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他们是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创作的,我们在相当多的文学艺术作品中看见这种东西。他们在许多时候 ,对于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寄予满腔的同情,连他们的缺点也给以同情甚至鼓吹。对于工农兵群众,则缺乏接近,缺乏了解 ,缺乏研究,缺乏知心朋友,不善于描写他们;倘若描写 ,也是衣服是劳动人民,面孔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在某些方面也爱工农兵,也爱工农兵出身的干部 ,但有些时候不爱,有些地方不爱,不爱他们的感情 ,不爱他们的姿态,不爱他们的萌芽状态的文艺(墙报、壁画 、民歌、民间故事等) 。他们有时也爱这些东西,那是为着猎奇 ,为着装饰自己的作品,甚至是为着追求其中落后的东西而爱的。有时就公开地鄙弃它们,而偏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乃至资产阶级的东西。这些同志的立足点还是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方面,或者换句文雅的话说 ,他们的灵魂深处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王国 。这样,为什么人的问题他们就还是没有解决,或者没有明确地解决。这不光是讲初来延安不久的人 ,就是到过前方,在根据地、八路军 、新四军做过几年工作的人,也有许多是没有彻底解决的。要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 ,非有十年八年的长时间不可 。但是时间无论怎样长,我们却必须解决它,必须明确地彻底地解决它。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 ,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 ,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 ,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 。
6、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过去有些同志间的争论 、分歧、对立和不团结 ,并不是在这个根本的原则的问题上,而是在一些比较次要的甚至是无原则的问题上。而对于这个原则问题,争论的双方倒是没有什么分歧 ,倒是几乎一致的,都有某种程度的轻视工农兵、脱离群众的倾向 。我说某种程度,因为一般地说 ,这些同志的轻视工农兵 、脱离群众,和国民党的轻视工农兵、脱离群众,是不同的;但是无论如何 ,这个倾向是有的。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比如说文艺界的宗派主义吧,这也是原则问题,但是要去掉宗派主义 ,也只有把为工农,为八路军、新四军,到群众中去的口号提出来 ,并加以切实的实行,才能达到目的,否则宗派主义问题是断然不能解决的。鲁迅曾说:“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目的为必要条件的 。……我们战线不能统一 ,就证明我们的目的不能一致,或者只为了小团体,或者还其实只为了个人。如果目的都在工农大众 ,那当然战线也就统一了。”⑸这个问题那时上海有,现在重庆也有 。在那些地方,这个问题很难彻底解决 ,因为那些地方的统治者压迫革命文艺家,不让他们有到工农兵群众中去的自由。在我们这里,情形就完全两样。我们鼓励革命文艺家积极地亲近工农兵,给他们以到群众中去的完全自由 ,给他们以创作真正革命文艺的完全自由 。所以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是接近于解决的了。接近于解决不等于完全的彻底的解决;我们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就是为着完全地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 ,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 。把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为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宗派主义了。不但宗派主义的问题可以解决 ,其他的许多问题也都可以解决了。
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如何服务
1 、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服务 。用同志们的话来说,就是:努力于提高呢 ,还是努力于普及呢?
2、有些同志,在过去,是相当地或是严重地轻视了和忽视了普及 ,他们不适当地太强调了提高。提高是应该强调的,但是片面地孤立地强调提高,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那就错了。我在前面说的没有明确地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的事实 ,在这一点上也表现出来了。并且,因为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人,他们所说的普及和提高就都没有正确的标准 ,当然更找不到两者的正确关系 。我们的文艺,既然基本上是为工农兵,那末所谓普及 ,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用什么东西向他们普及呢?用封建地主阶级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吗?用资产阶级所需要 、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吗?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吗?都不行 ,只有用工农兵自己所需要、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因此在教育工农兵的任务之前,就先有一个学习工农兵的任务 。提高的问题更是如此。提高要有一个基础。比如一桶水,不是从地上去提高 ,难道是从空中去提高吗?那末所谓文艺的提高,是从什么基础上去提高呢?从封建阶级的基础吗?从资产阶级的基础吗?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基础吗?都不是,只能是从工农兵群众的基础上去提高 。也不是把工农兵提到封建阶级 、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高度”去,而是沿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去提高 ,沿着无产阶级前进的方向去提高。而这里也就提出了学习工农兵的任务。只有从工农兵出发,我们对于普及和提高才能有正确的了解,也才能找到普及和提高的正确关系 。
3、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 ,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 ,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 、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 ,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有人说 ,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泉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 ,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 ,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 ,快慢之分 。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 ,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 。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 ,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 、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 ,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 ,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有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 ,或空头艺术家⑹。
4、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 ,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 ,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 ,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 、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 ,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 ,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 ,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末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
5 、什么是文艺工作中的普及和提高呢?这两种任务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普及的东西比较简单浅显 ,因此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高级的作品比较细致,因此也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 。现在工农兵面前的问题,是他们正在和敌人作残酷的流血斗争 ,而他们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识字,无文化 ,所以他们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去提高他们的斗争热情和胜利信心 ,加强他们的团结,便于他们同心同德地去和敌人作斗争。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 ” ,而是“雪中送炭”。所以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轻视和忽视普及工作的态度是错误的 。
6、但是,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不但一部分优秀的作品现在也有普及的可能 ,而且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也是在不断地提高着。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总是一样的货色 ,一样的“小放牛”⑺,一样的“人、手 、口、刀、牛 、羊”⑻,那末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这种普及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 。在这里 ,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 ,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 ,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 。就中国范围来说,革命和革命文化的发展不是平衡的,而是逐渐推广的。一处普及了,并且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了 ,别处还没有开始普及。因此一处由普及而提高的好经验可以应用于别处,使别处的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得到指导,少走许多弯路 。就国际范围来说 ,外国的好经验,尤其是苏联的经验,也有指导我们的作用。所以 ,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正因为这样 ,我们所说的普及工作不但不是妨碍提高,而且是给目前的范围有限的提高工作以基础,也是给将来的范围大为广阔的提高工作准备必要的条件 。
7、除了直接为群众所需要的提高以外 ,还有一种间接为群众所需要的提高,这就是干部所需要的提高。干部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他们所受的教育一般都比群众所受的多些;比较高级的文学艺术,对于他们是完全必要的 ,忽视这一点是错误的。为干部,也完全是为群众,因为只有经过干部才能去教育群众、指导群众。如果违背了这个目的 ,如果我们给予干部的并不能帮助干部去教育群众 、指导群众,那末,我们的提高工作就是无的放矢 ,就是离开了为人民大众的根本原则 。
8、总起来说,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的原料,经过革命作家的创造性的劳动而形成观念形态上的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在这中间 ,既有从初级的文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被提高了的群众所需要、或首先为群众中的干部所需要的高级的文艺,又有反转来在这种高级的文艺指导之下的 、往往为今日最广大群众所最先需要的初级的文艺。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
9、我们既然解决了提高和普及的关系问题,则专门家和普及工作者的关系问题也就可以随着解决了。我们的专门家不但是为了干部 ,主要地还是为了群众。我们的文学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墙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通讯文学 。我们的戏剧专门家应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小剧团。我们的音乐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歌唱。我们的美术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美术 。一切这些同志都应该和在群众中做文艺普及工作的同志们发生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帮助他们 ,指导他们,一方面又向他们学习,从他们吸收由群众中来的养料 ,把自己充实起来,丰富起来,使自己的专门不致成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毫无内容、毫无生气的空中楼阁。我们应该尊重专门家 ,专门家对于我们的事业是很可宝贵的。但是我们应该告诉他们说,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 ,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 。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 ”头上的贵族 ,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 ,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10、我们的这种态度是不是功利主义的?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但是反对封建阶级的 、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 ,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 。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 ,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例如 ,某种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多数人所不需要,甚至对多数人有害 ,硬要拿来上市,拿来向群众宣传,以求其个人的或狭隘集团的功利 ,还要责备群众的功利主义,这就不但侮辱群众,也太无自知之明了。任何一种东西 ,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 。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 ,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那末,你不去提高它 ,只顾骂人,那就怎样骂也是空的。现在是“阳春白雪 ”和“下里巴人”⑼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不统一,任何专门家的最高级的艺术也不免成为最狭隘的功利主义;要说这也是清高 ,那只是自封为清高,群众是不会批准的 。
11 、在为工农兵和怎样为工农兵的基本方针问题解决之后,其他的问题 ,例如,写光明和写黑暗的问题,团结问题等 ,便都一齐解决了。如果大家同意这个基本方针,则我们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我们的文学艺术学校 ,文学艺术刊物,文学艺术团体和一切文学艺术活动,就应该依照这个方针去做。离开这个方针就是错误的;和这个方针有些不相符合的 ,就须加以适当的修正 。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转载请注明来自殁漂遥,本文标题:《文艺工作座谈会 中央文艺工作会议-铁友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